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4 月
19
星期五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实施标准提升引领 打造中国质量品牌
时间:2016/9/28 9:20:24 作者:山东莱芜检验检疫局 董 波 李 媛 浏览次数:445 文章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打造中国质量品牌,需要标准引领。发挥标准提升引领,让标准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器,成为拉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引擎。实施标准提升引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划一,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应该坚持问题导向,从困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入手,发挥标准底线准入和高端引领的作用,突破中国制造的瓶颈,打造中国质量品牌。

  完善两个机制 强化标准供给

  完善协调推进机制,纵横顺畅实现网格化管理。首先明确强制性标准制定范围,减少政府主导标准供给,明确各级标准的制定主体,明确各级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实现分工负责,权责分明,条块清楚。其次,要建立高效权威的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国务院标准化委员会,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协调,确保横向联系畅通。

  完善“PDCA”改进机制,确保标准与时俱进。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产品标准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标准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

  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外围服务,优化顶层设计。着力解决法律法规层面存在的不协调、不完善、不适应的问题,加快完成《标准化法》的修订工作,注重与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协调一致,合理构建与世界接轨的标准体系。制定完善标准化服务行业行为准则,鼓励民间投资从事标准化、检测和认证等相关服务,引导更多人才投身标准服务行业,保障壮大标准服务行业规模,为发挥标准提升引领提供强大保障。

  加强信息收集,强化标准监督,实现持续改进。提高标准制修订和发布环节的透明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制修订全过程信息公开和共享平台,多渠道收集社会意见,保证技术指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建立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建立标注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开展标准复审和维护更新,确保标准先进性、有效性。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消费者时刻监督标准实施,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性,共同监督标准实施,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持续改进机制。

  培育两个标准 发挥市场作用

  确立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GB/T 20004.1-2016《团体标准化 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与其他同时发布的其他200多项标准不同的是,只有这个标准和另一个术语类的标准从发布之日起就开始实施,没有过渡期,可见多少有一点迫切的意味。然而我国现行《标准化法》中规定的4级标准,并不包括团体标准。亟须尽早完成《标准化法》的修订,明确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将团体标准纳入国家标准体系,以证其名。及时出台《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加强对团体标准的规范,确保团体标准的协调、统一,防范道德风险。

  给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发展松绑。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和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与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供市场自愿选用,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发挥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正面引导。对于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尚不适宜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但具有独家、新研发、自主产权、高于同类产品标准的产品,要及时制定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填补标准空缺,并利用先进标准,推广技术创新成果,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待时机成熟后可转成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对于传统行业要注重企业标准的修订和提质,注重团体标准的“高起点”,以服务于行业结构调整、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的需要,实现“人有我优”,引导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升级。对于特色行业(如茶、中药领域),更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具有特定技术指标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做到“人无我有”,可以被模仿,不可被超越,带领民族产品升级为世界共享。

  促进一个融合 提升国际地位

  加大国际标准跟踪力度,及时掌握行业动态,提高应对的主动性。加大国际标准评估和转化力度,有条件的“拿进来”,实际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培育发展和推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助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与沿线国家和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标准互认工作。

  此外,一要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标准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的作用,加大社会引导和宣传力度,让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了解标准、理解标准,营造发展标准经济的浓厚氛围。树立正面典型,借助“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创建,让人们直观感受标准的引领作用。二要搭建平台,促进国内外标准并轨。搭建政府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免费公开强制性国家标准文本,大力开展国内外标准跟踪研究,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能力,推行企业标准的自我声明和公开,开展标准咨询服务,指导企业正确、有效执行标准。开展“同线同质同标”工程,打造“同线同质同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国内外标准对标达标行动,加速国内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并轨,带动国内产品质量供给侧改革。

  得标准者得天下。充分发挥标准底线准入和市场引领的作用,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