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4 月
20
星期六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二维码产业呼唤自下而上的标准普及
时间:2017/4/21 9:09:14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722 文章来源:楚北网(随州)


  二维码自20世纪80年代发明以来,作为经济、实用的自动识别技术,除身份标识、存储、EDI的功能以外,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线下与线上的最佳、高便捷入口。虽然,我国已成为二维码应用大国,但近期二维码发放、监管、安全应用等安全问题频发,行业缺乏统一标准、规范的现实问题突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标准是产业竞争和产权保护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各国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已经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层面,二维码标准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安全、产业安全、信息安全以及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在微观层面,二维码标准是企业规范组织生产和经营的依据,推动着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和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当前全球化经济时代的环境下,市场竞争标准先行的特征尤为突出,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参与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占据了市场制高点和行业话语权。以常见的二维码扫描设备——智能手机为例,全球IT咨询公司Canalys报告中显示:2016年智能手机中国市场出货量达4.7亿台。高通在中国拥有标准必要专利1000多项,非标准必要专利8000多项。标准必要专利的意思就是,只要你设计的手机支持中国的3G/4G网络,就会不可避免地用到高通的专利。简单地说,高通提供的是一种基础编解码的算法,这是无线通信的基础,和具体是不是使用高通的芯片没关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要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并优先采用。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使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作为第三方二维码公共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关注我国二维码产业研究、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目前正在和相关部门联合构建我国二维码综合标准体系,该体系包含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应用标准、认证标准、服务标准等。

                     

                图1:国内常见不同码制的二维码

  如今,以公众最常接触的二维码码制分类,日本QR码约占中国市场65%,美国PDF417码和DM码各占15%,国产码制主要有汉信码、龙贝码、GM码、CM码等加起来仅为5%。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提防二维码专利陷阱,更重要的是,从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角度长远考虑,我国现阶段亟须加大二维码标准规范编制和普及力度,建立安全规范统一的二维码编码体系,以提升我国在全球二维码领域的话语权。2014年,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发布了统一二维码解码SDK接口,向全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在中国二维码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用户可以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唯一的“二维码身份证”,并且可以实现跨平台、跨系统、跨码制、跨编码体系之间互联互通,为相关部门提供行业监管手段和依据,为企业提供公信力的信息化安全应用工具,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移动互联网交易交互环境。

  此外,在相关二维码国家标准中,名片二维码标准至今已得到业界广泛普及和应用;“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于2016年制定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标准审定;追溯二维码、手机二维码编码标识通用数据结构等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已在编制中。在团体标准方面,已制定了二维码编码和注册规范、二维码注册认证技术规范、农产品追溯、家电行业产品标识规范等多个标准。

  然而,二维码产业发展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多方努力协作,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企业都应从自身出发,提高二维码安全使用意识,依据已颁布的二维码标准规范来实施操作,主动使用、认证和注册二维码,自下而上地助力我国二维码产业进程,推动我国二维码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