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4 月
26
星期五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信用修复应当探索建立标准和制度》
时间:2018/6/20 13:12:40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20019 文章来源:中国连云港政府门户网


    在11日举行的2018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 “联合奖惩与信用修复”平行分论坛上,多名与会专家表示,信用修复不等同于信用信息修复,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应当探索建立完善的标准和制度,使信用修复依法依规开展。

  “信用修复在我国是个新的实践,容易陷入只围绕信用信息做文章的误区,例如通过修改或屏蔽不良信用信息的手段来完成信用修复,但这并不能使失信人的信用价值得到提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吴晶妹表示。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等44家单位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失信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正在成为现实。

  “过去由于地域、部门界限的原因,信用信息共享存在瓶颈,随着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联合奖惩备忘录的建立打破了信息孤岛。”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新年表示。

  跨地区、跨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以及联合惩戒意味着失信人所付出的失信成本在不断增加。“失信惩戒的力度越大,失信主体对信用修复的需求就越强烈。”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胡玉浪说。

  然而,与信用修复的迫切性相悖的是信用修复领域立法滞后,制度可操作性不强,信用修复相关责任主体权责不明确可能滋生权力滥用等问题。胡玉浪认为,应当促进信用修复制度规范化,明确失信行为分类,区分可修复失信和不可修复失信行为。

  在吴晶妹看来,目前的信用修复缺乏统一的标准,何种失信行为可以修复,以及可修复到何种程度还尚无定论。“信用修复不能不区分动机和失信程度。”吴晶妹认为,应当按照不同动机、不同失信程度来设置不同的修复流程,且应建立异议处理机制,并对行政机关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建立起监督机制。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