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遍布金鳞的华丽鱼儿栖息在常州北部新城,夜晚华灯初上,这条颀长的鱼儿似乎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事实上,这是京沪线上最美丽、最低碳的现代铁路示范场站——京沪高铁常州北站。
和京沪高铁的其他场站不同,常州北站采用站房屋顶建设与玻璃幕墙有机结合的低碳供电方式,通过屋顶的200千瓦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站工程,达到常州站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公用建设的完美结合。
一直以来,常州都致力于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抢占先机,这次的常州北站就将成为低碳建筑方面的标杆,项目发电系统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7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37吨,切实做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
建筑低碳事关成败
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类从社会获得的50%的各种原料,用来建筑。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的40%。中国现在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而建筑能耗占到中国全社会能耗的40%。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边华曾公开表示“未来,低碳技术将是房地产企业新的竞争力”,他还告诉媒体记者,“28%房产建筑行业无可避免地处在风口浪尖,我国每建成1平方米房,排放0.8吨碳,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贡献50%,我们所有建筑节能达到70%标准,可以减少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航空业停业5年。”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鲍家声也表示,建筑行业已经走在了不破不立的关键时刻,决不能再采用什么权宜之计,而必须从理念开始,掀起一场低碳生活的大革命。
瓶颈:“低碳”成本不低
在建筑领域,对低碳建筑早就有比较清晰的定义: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建筑的技术要求包括外墙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采暖、制冷和照明节能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如使用地(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光电玻璃幕墙等。
虽然对于低碳建筑,不少开发商都作出了努力和尝试,也在逐步探索一条关于低碳建筑未来的发展和运作模式,从中不难看出其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低碳建筑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缺乏激励机制,建筑商感受不到节能的好处,他采取措施进行节能,但是并不能获得节能实施的好处,投资人无法从节能中得到回报,这是经济上的脱节。
“首先,低碳建筑材料的采用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就令很多开发商望而却步。”业内人士王先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以节能50%来说,节能建筑的建造成本要增加10%左右,那么,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将由谁来买单?”各地房价这几年来一直保持着上涨趋势,如果将这部分成本摊到购房者身上,就提高了房价。对于大部分的购房者而言,虽然他们支持低碳建筑,但更为看重现实的支出,“如果因为成本增加而导致房价上升,那么在市场推广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资金由开发商投入,回收由业主享受”,业内专家认为,低碳建筑资金的一次性投入与节能环保的持续性回收这两方面的主体并不一致,因此,开发商也不愿意承担这部分开支,“如何解决低碳建筑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是制约当前低碳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此,江苏省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苏江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针对低碳建筑的成本比传统建筑高,建筑商一次性投入高的困难,武进区政府采取几个措施:第一是强制性推进,在常州市首个低碳示范区内的每一栋建筑,除了建设率、容积率、绿化率等标准外,还要附加几个标准:首先是节能,微碳区里建筑能耗要比国家能耗标准降低70%,零碳区要实现降低95%能耗;第二,成立一个管理公司,每个项目有可能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因此每个项目的承诺及政府规划必须经过该公司评估;第三,如果符合能耗要求,可以给予某些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
探索中国新标准
今年8月25日,常州市首个低碳示范小区——新城熙园正式与高新区东庄社区居委会完成交接,350户住户将陆续入住。
该小区在规划之初按照“科技先导、适度超前”的技术标准,注重建筑节能,采用新型轻质环保材料,融入了“低碳理念”。小区的外墙面全部使用保温材料,让住户冬暖夏凉,最大力度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路灯全部采用节能灯,楼道灯是电子感应灯,屋顶统一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社区居民天然气使用率达到100%,进一步降低了小区业主的居家成本。
苏江华告诉本报记者,我国目前为止只有低碳建筑的标准,但一栋建筑扩大到一个社区,没有标准;一个社区扩大到一个小镇,没有标准;如果把工业再放进来扩大到一个园区,更没有标准。
他还介绍说,在标准这一点上,美国走得最快,LEED标准,一栋建筑配有一个小型社区,最大范围是25公顷,相当于300亩地,而我们的低碳示范区是27.8平方公里。
美国LEED体系权重最高的是能源与大气,是0.28,《中国绿色低碳住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绿皮书》)中权重最高的是能源与环境0.29,在能源这一块相差不大;但在中国水系统非常重要,而美国不缺水,所以LEED中水只占0.11,而我们水占到0.21。“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告诉媒体,”在给出每个系统的权重后再计算每个系统的百分之多少是和碳指标相关,结果是:选址和居住环境的34%、室内环境的17%、水环境的19%、材料与资源的29%、能源与环境的100%与碳相关。所以,二者综合,在追求绿色住区的所有指标中,和碳挂上钩的指标共占41%。
“我们不想完全按照美国的标准做,中美建筑环境差异很大,在标准的制定上也不适用同一体系,我们要做的是为国家贡献标准。”苏江华说。
继考察中国最先进的30家研究机构后,武进区选定中国建筑科学院,由其牵头与清华、上海交大合作,从今年4月份到10月份,经过半年的评估后,终于制定出标准。
但苏江华表示标准还需不断完善,“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低碳产品出来。”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