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中国行业标准题录索引数据库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综合资料索引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5 月
5
星期日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重庆计划构建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体系
时间:2010/9/21 15:41:16 作者:张长荣 蒋维胜 浏览次数:949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报》

 

    “对于LED产业来说,技术标准就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我们能在国内率先构建起LED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体系,我市LED产业的发展大门就会被‘敲’开,LED产业迅速崛起就不是梦。”9月17日,重庆市质监局、发改委、经信委、科委等部门共同对外宣称,他们携手在LED产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将尽快成立LED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检测平台,推动该市企业掌握LED产业核心技术,强力促使该市LED产业向高、精、尖发展,助推重庆打造世界级电子制造基地。

  LED是全球光电子领域又一场划时代的革命,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重庆打造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的提速,具有高节能、利环保、寿命长、体积小、应用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的LED产业,在成为国家环保节能新兴产业的同时,也成为重庆市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重庆曾是国内三大照明基地之一。目前,该市LED产业现有生产企业70余家,产值达7亿元。大功率的LED封装、多芯片封装、低成本散热、高效驱动电路等一批技术已取得突破。LED显示屏、LED交通信号灯、护栏灯、水下灯、LED手术无影灯等一批特种照明灯具已投放市场,形成了系列特色产品。卓晖照明、珠江光电等企业产品出口国际市场。重庆煤科院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瓦斯报警LED一体化矿灯,已实现产业化,制定的LED矿灯行业标准已上升为国家标准。重庆四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LED用蓝宝石基板生产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争取抢占国际标准话语权。

  虽然近年来重庆市LED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专家在调研该产业时发现,该市的LED产业研发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LED产业量小、技术档次低现象突出,还未形成完整的LED产业链,特别是尚未掌握比较高端的LED芯片技术,品牌建设滞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已影响着产业的提档提速,整个行业面临发展瓶颈。

  为迅速在LED产业中正式启动技术标准战略,重庆质监局结合该市LED产业的发展需求,编制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助推重庆市LED产业发展的方案》,明确了构建LED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体系、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成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检测平台等重点任务。

  今年11月至2012年10月,该局将联手发改委、经信委、科委等部门,围绕LED产业集聚度高的主导产品,如景观照明灯具、室内普通照明灯具、LED手术无影灯类特种照明等,通过建立、制定、修订和引进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建立完善LED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统一技术要求,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抢占市场话语权;建立起适合LED产业特点的企业标准体系,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健全标准化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标准水平;依托有关龙头企业或技术机构,建立重庆市LED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LED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加快全市LED产业标准化进程;收集国际、国内LED产业标准信息,建立重庆LED产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为全市LED产业的标准信息研究、查询提供服务;根据该市LED产业发展规划和现有生产产品,建立完善检测平台,为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