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中国行业标准题录索引数据库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综合资料索引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5 月
16
星期四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标准·生活 -> 泛标准 -> 社会热点
四川学者倡议长征路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时间:2011/12/12 15:47:23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2095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四川学者倡议长征路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图)

夹金山上蜿蜒曲折的盘山路

四川学者倡议长征路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图)

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

    ●长征路上的很多重要会议,都蕴含了丰富的军事文化,这些都组成了丰富而伟大的长征文化

    ●红军经过的路线很长,各地保护力度不一样,国家应该进行统一保护。而申遗是一个契机

    前言: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历史上称为“长征”、“万里长征”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关于长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美国记者斯诺曾经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关于这种惊人的长征,将来有一天会有人写成全部的史诗的。这种征战,即使把政治和战事除掉,也是近代历史中,青年们的一种动人的成就。”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的学术专著《一九三五年长征》,从人类精神典范的角度评价道:“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长征文化和长征精神已经走向了世界。

    2011年11月底,四川省社科院3名学者向四川省委、省政府报告,倡议四川省牵头组织“长征路线”申遗,“希望借此对长征精神进行宣扬和对长征文化进行保护”。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长征路线申遗”系列报道。

    “长征申遗”现在正是时候

    坐在办公室里,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说起“长征申遗”显得有些兴奋:“实际上这个事情早就应该做了”。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军辗转十几个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李后强说。

    “我们看过很多长征的电影,什么《我的长征》《万水千山》《四渡赤水》《突破乌江》等;我们小时候学的课文,比如《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马背上的小红军》《大雪山》《老山界》;我们熟悉的诗歌《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等,甚至包括长征的一些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长征路上的很多重要会议,都蕴含了丰富的军事文化,这些都组成了丰富而伟大的长征文化。”

    “所以我们倡议,将长征路线申请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而且现在正是时候。”李后强说。

    和他一起倡议“长征申遗”的还有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及杨先农研究员。

    “长征申遗”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说起“长征申遗”的初衷,李后强告诉记者:“最近,我们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中领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推动中华文化包括四川文化走向世界,于是我们提出了长征申遗。实际上,就是借此对长征精神进行宣扬,对长征文化进行保护”。

    11月份,杨先农、侯水平、李后强3人经过调研,写成了《关于四川省牵头组织“长征路线”申遗和“国际长征文化馆”建设的建议》的报告,目前该报告已经上报四川省委、省政府。

    杨先农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去甘孜、阿坝,亲历了许多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以前就发表过《长征精神在红色旅游中的文化意义》等文章。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些路线不管是从人文的,还是自然的,都值得推崇和保护。而目前的现状是,因为红军经过的路线很长,各地保护力度不一样,国家应该进行统一保护。而申遗是一个契机。”

    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告诉记者:“长征路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所展示的长征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它是人们追求幸福、自由、平等、民主所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斗争,所以它符合申遗的条件。”

    3名学者建议四川省利用红军长征创造的“先天条件”,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率先发起以“长征路线”为依托的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活动;二是抓紧搜集和整理红军长征的文化遗迹,加快构建“国际长征文化馆”,抢救性保护长征文化。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