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中国行业标准题录索引数据库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综合资料索引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5 月
19
星期日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标准·生活 -> 低碳·标准 -> 最爱DIY
公共自行车让城市更低碳
时间:2011/12/13 15:09:19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2268 文章来源:中国环保联盟
    不起眼的自行车能否为城市缓解拥堵作出自己的贡献?公共自行车是姓“公”还是姓“商”?如何让公共自行车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长期稳定存在?能否说服刚富起来的中国人从自驾车的新鲜感里重回自行车上?
11月13日,北京,低碳学者、城市管理者、企业家、技术研发人员等业界人士聚集城市公共自行车研讨会,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各抒己见。
    “免费单车”姓“公”还是姓“商”
    公共自行车就是在某个区域内,隔一定距离规划出一些停放自行车的点(如地铁出口、社区门口),一个租赁点放置30辆左右。一个城市有很多    自行车租赁点。通过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来管理,每辆自行车都单独有锁止器和读卡租车、还车读卡器。因为信息系统连网,到任何一个租赁点都可还车。
    2005年,巴黎市长德拉诺埃为推动绿色巴黎,改善巴黎交通,推出了价格低廉的“自行车自由行出租系统”。至今,租自行车出行,已成了巴黎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随性慢游的平民自助观光者,也是方便至极。
    2008年始,备受拥堵困扰的城市管理者纷纷求解“公共自行车”杭州、上海、苏州、昆山、常熟、南京、中山、绍兴、台州、南通等均加入其中。
    我国最早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城市是北京。北京建立了30个租赁联网点,投放了5000辆公共自行车;市民和中外游客办理相关手续后持银联卡租车。北京把自行车租赁服务定性为物业租赁和服务交易租赁点的定点由商务局确认,符合条件的颁发牌照。由于资金短缺、政策缺位,北京贝科蓝图公共单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等几家民营企业各自为政,经过几年的发展仍举步维艰。
    今年10月,北京市朝阳区3个新落成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正式对外服务,这是北京市首个由政府主导的自行车租赁项目。在年底前,朝阳区将建成50个站点,总共有1000辆自行车投入使用。北京市交委运输管理局汽车租赁管理处处长董路加透露,北京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建成1000个站点、5万辆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目前在东城和朝阳两区先行试点,各1000辆。今后,北京市六个城区之间将实现通存通取,在郊区实现各自独立的通存通取。“北京的布点模式是沿地铁、居民区、CBD呈网状发射。”
    “公共自行车将来会成为城市交通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目前无论是建设部还是交通部,都没有把公共自行车作为正式的交通工具列入规划。”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江玉林尖锐指出,城市的慢性交通规划急需完善。
    谁来为公共自行车买单?
    2008年5月1日,杭州市政府投资,依托杭州公交集团建设运营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意图让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3年多,杭州递交了一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成熟样本: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2400多个服务点、6万多辆公共自行车,平均每天租车人次为25万。
    市财政将土地出让金的2.5%返还投入到包含公共自行车在内的公交系统,这使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有了及时充足的建设资金。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评价说:“这体现了土地出让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和方针。”在他看来,公共自行车发展的根本是将其纳入公共交通系统规划范畴加以规划和建设,“纳入到公交系统后,政府就有开支的渠道去支持”。而日常运营费用主要靠企业广告收入和自行车租金收入,目前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据悉,杭州市已陆续向公交自行车项目投入4亿元。自行车租用超时收来的租金只有500多万。
    “头1小时免费,1小时后每小时1元,24小时封顶”的收费方式也是杭州模式的精华所在。“我们设计时的理念就是要让公共自行车广泛地被使用,避免有些人长时间占用公共自行车造成的公共资源浪费的现象,也解决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的部分资金。”王国平说。
    北京贝科蓝图公共单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表示,如果政府能从每年的财政补贴中拿出1%用于公共自行车,就已经能保证整个北京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
    广州旭日公共单车租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梓旭认为,公共自行车项目实际上没有技术死结,主要就看政府想不想做。“我不是一个慈善家,首先是一个企业家。”
    不是每个城市都要大干快上
    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推行也需要针对城市的具体需求特征来进行,否则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认为,不是每一个城市都适合搞大范围公共自行车。陆化普介绍说,国内外的调研证明,自行车的合理出行距离是4公里,如果一个城市的出行距离大于4公里,就意味着无法只用非机动化的方式出行。“最主要是看这个城市的交通需求特性,任何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与它的技术经济特性有直接关系,而谈到技术经济特性首先要回答城市交通需求的特性。”1986年北京自行车分担率为62.6%,2000年是38.5%,2008年是20.6%。北京的平均出行距离已从过去的4公里跃升到12公里。
    “骑自行车并不代表怀旧和温情,还是要回归理性。”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丽梅表示,公共自行车在中等以上的大城市应该作为公共交通的一个有益补充。因为在大都市,人员高度密集,交通十分拥堵,在这些地段布点或者布网,只能事倍功半。她建议公共自行车在边远的小区与景区设点。
    成都交委交通工程处副处长唐国利说:“公共自行车的定位应该是城市地铁或者是城市公交的有力补充,虽然它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但另一方面,它相对更耗费道路资源。”
    有人认为,北京地铁两块钱跑遍全城,杭州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免费单车,这些本身就是一种“城市福利”。如何让免费单车叫好又叫座?恐怕还需要管理者多加考量。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